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有度法師佛學講座 普賢願人間行
2020-12-17
佛光山弘講師有度法師12月12日於佛光山擇善寺佛學講座中,向現場161位民眾宣說「普賢十大願」。擇善青年團帶動跳、擇善合唱團演唱〈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〉,一動一靜的表演揭開佛學講座的序幕。
有度法師闡述普賢第一願禮敬諸佛後,提問「諸佛菩薩真的需要我們的禮拜嗎?」進而闡明其真義是對人格的尊重。對人對物都要有恭敬心,拜出自己的心中之佛,並以星雲大師禮拜觀世音菩薩的感應印證。
普賢第二願是稱讚如來,即是語言的讚美。有度法師提到鄭石岩教授在8歲時,曾經被星雲大師摸頭說:「你是個好孩子」,鄭教授現在已75歲了,仍然記得當時大師對他的稱讚。
普賢第三願廣修供養,簡而言之是結緣的實踐。有度法師說起他的母親因為發生意外,住院開刀,借助平時她與人廣結善緣,大家一起集氣,最後奇蹟出現,終於痊癒。而有度法師也因一個善念,化解了一個違緣。「法界緣起,互為因緣共同成就。今天的相遇,一個點頭一個微笑,會牽動許多的因緣。」
第四大願懺悔業障,就是行為的改進。舉出擇善青年團團長林函蓉的例子說明,她從小常常做惡夢被人追趕,後來透過皈依、受五戒、做定課及參加法會等,經由懺悔,現在已經不會再做惡夢。有度法師惕勵眾人,生活中要不時的懺悔、勸請、隨喜、迴向、發願。
第五大願隨喜功德,乃是心意的淨化。與人為善,三好四給就是最好的體現。
第六大願請轉法輪,意指真理的傳播。最好的請轉法輪是法供養,佛光山的宣講員制度,就是請轉法輪。回教是血脈傳承,佛教是法派傳承,所以我們一定要將佛教帶回人間,利益一切眾生。
第七大願請佛住世,為聖賢的禮遇,星雲大師每次在信眾皈依及受五戒時,都鼓勵大眾說「我是佛」,當承擔「我是佛」時,就會憶念正法,親近善知識,提供助緣。
第八大願常隨佛學,其內涵是智者的追隨,向人間佛陀學習慈悲、精進、認錯、平等、和平。覺培法師曾經問過大師:「佛陀在2500年前說大眾是平等的,為何2500年後仍然是不平等?」大師回說:「從說到至做到是很難的」,所以我們要不畏艱苦,要慎選明師,要真誠謙恭。
第九大願恆順眾生,即民意的重視。有度法師舉了一個例子,在八八水災時,福慧家園是避難中心,由於災民大都是原住民且是基督徒或天主教徒,於是在福慧家園設立祈禱室,神父非常感動可以在佛堂祈禱。大師就是超越宗教,恆順眾生,重視民意的實踐。
第十大願普皆回向,就是功德的圓滿。回向包括回事向理、回自向他、回己向眾、回小向大。「百萬人興學委員會」1996年3月成立,小我轉為大我,為佛教辦5所大學,這是證入華嚴甚深法界,完成自己,奉獻大眾。
總結時,有度法師透過影片《雁行理論》所闡釋的「輪流執事、換位思考、集體創作、鼓勵、NOT噓聲、相互包容」,代表佛光人「普賢十大願」的實踐,自我修行,回到生活,自利利他,共同信仰,也就是人間佛教的實踐。
有度法師闡述普賢第一願禮敬諸佛後,提問「諸佛菩薩真的需要我們的禮拜嗎?」進而闡明其真義是對人格的尊重。對人對物都要有恭敬心,拜出自己的心中之佛,並以星雲大師禮拜觀世音菩薩的感應印證。
普賢第二願是稱讚如來,即是語言的讚美。有度法師提到鄭石岩教授在8歲時,曾經被星雲大師摸頭說:「你是個好孩子」,鄭教授現在已75歲了,仍然記得當時大師對他的稱讚。
普賢第三願廣修供養,簡而言之是結緣的實踐。有度法師說起他的母親因為發生意外,住院開刀,借助平時她與人廣結善緣,大家一起集氣,最後奇蹟出現,終於痊癒。而有度法師也因一個善念,化解了一個違緣。「法界緣起,互為因緣共同成就。今天的相遇,一個點頭一個微笑,會牽動許多的因緣。」
第四大願懺悔業障,就是行為的改進。舉出擇善青年團團長林函蓉的例子說明,她從小常常做惡夢被人追趕,後來透過皈依、受五戒、做定課及參加法會等,經由懺悔,現在已經不會再做惡夢。有度法師惕勵眾人,生活中要不時的懺悔、勸請、隨喜、迴向、發願。
第五大願隨喜功德,乃是心意的淨化。與人為善,三好四給就是最好的體現。
第六大願請轉法輪,意指真理的傳播。最好的請轉法輪是法供養,佛光山的宣講員制度,就是請轉法輪。回教是血脈傳承,佛教是法派傳承,所以我們一定要將佛教帶回人間,利益一切眾生。
第七大願請佛住世,為聖賢的禮遇,星雲大師每次在信眾皈依及受五戒時,都鼓勵大眾說「我是佛」,當承擔「我是佛」時,就會憶念正法,親近善知識,提供助緣。
第八大願常隨佛學,其內涵是智者的追隨,向人間佛陀學習慈悲、精進、認錯、平等、和平。覺培法師曾經問過大師:「佛陀在2500年前說大眾是平等的,為何2500年後仍然是不平等?」大師回說:「從說到至做到是很難的」,所以我們要不畏艱苦,要慎選明師,要真誠謙恭。
第九大願恆順眾生,即民意的重視。有度法師舉了一個例子,在八八水災時,福慧家園是避難中心,由於災民大都是原住民且是基督徒或天主教徒,於是在福慧家園設立祈禱室,神父非常感動可以在佛堂祈禱。大師就是超越宗教,恆順眾生,重視民意的實踐。
第十大願普皆回向,就是功德的圓滿。回向包括回事向理、回自向他、回己向眾、回小向大。「百萬人興學委員會」1996年3月成立,小我轉為大我,為佛教辦5所大學,這是證入華嚴甚深法界,完成自己,奉獻大眾。
總結時,有度法師透過影片《雁行理論》所闡釋的「輪流執事、換位思考、集體創作、鼓勵、NOT噓聲、相互包容」,代表佛光人「普賢十大願」的實踐,自我修行,回到生活,自利利他,共同信仰,也就是人間佛教的實踐。
最新消息
藝家人藝起來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新舊義工聯誼
2025-08-27南華大學職涯輔導實力獲肯定 教師與職員雙獲全國殊榮
2025-08-27東禪第三教師分會校園宣講「Me Too 停止性騷擾」專題講座
2025-08-27南台別院首度舉辦「繪本說讀玩」 大小朋友一同感受繪本魅力
2025-08-27丹佛講堂深入西方社區 傳遞人間佛教真善美
2025-08-27南非杜省公會與約堡協會 攜手推廣中國茶文化
2025-08-27墨爾本佛光山供僧緬懷星雲大師 歡喜供養廣植福田
2025-08-27佛光青年匹克球初體驗 以運動弘法凝聚共識
2025-08-27三好頭前國中 校園講座遇見幸福
2025-08-27福山寺蟬聯五屆績優宗教團體 獲彰化縣政府表揚
2025-08-27
相
關
消
息